CN
EN

新闻动态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

2016-09-19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图1)

  敦煌莫高窟 程冠军 摄

  敦煌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重镇,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第一枢纽城市”,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之地,其艺术的圣殿——莫高窟驰名中外。今年8月中旬我们到甘肃调研,考察了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场馆建设,目睹了敦煌的市容市貌,参观了著名的莫高窟和月牙泉,深切感受到敦煌这个历史名城正在焕发新的风采,以其新姿期待国内外嘉宾的到来。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图2)

  今年9月20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在敦煌召开。这是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决定,对于这样一个国际性盛会,给甘肃和敦煌的准备时间还不到一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修建相应的场馆,改造机场道路,任务不轻。到8月9日我们到敦煌时,场馆已经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布展,看到这些气势恢弘的建筑,不禁对甘肃人肃然起敬,从设计到建造、到最后接待八方来宾,只有短短的10个月时间。他们建起了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包含2座东西对称、面积结构一致的展览中心和1座会议中心,可容纳3500人参会的国际会展中心,建起了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敦煌大剧院,“甘肃速度”令人惊叹。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目前我国政府举办的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和文化展示平台,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把这次博览会作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立足敦煌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着眼敦煌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和辉煌性,按照更有特色和看点、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要求,营造文化氛围,使场馆品位、城市形象与文博会相得益彰,充分显示了甘肃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和奋斗精神。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图3)

  在敦煌召开的首届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将永久落户敦煌,成为甘肃向外界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和窗口。选择敦煌召开丝路文博会不是偶然的。敦煌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老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节点城市,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古人在敦煌留下了最为辉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印记。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从北周、北魏一直延续到元代,持续长达1500年,这座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3000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宝库和历史画卷,是世界顶级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所有“六项标准”的两处文化遗产之一。莫高窟是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汇聚、碰撞、交融、融会创新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敦煌文化的多彩与多元,许多民族都可以在此找到自己的历史记忆,敦煌文化具有世界性的感召力。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图4)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程冠军 摄

  除了莫高窟,敦煌还有玉门关和阳关遗址、汉代长城、悬泉置、河仓城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我们从小就熟记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诗句,可以在此找到承载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遗址。当然,今天的阳关外也是故人,玉门关外也是绿色一片。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图5)

  除了珍贵的历史遗迹,敦煌还有著名的鸣沙山和月牙泉,有令人惊叹的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这些自然景观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不可思议的力量。鸣沙的沙子自己会上山,月牙泉在沙漠中却不会为风沙所覆盖,雅丹地貌奇奇怪怪,凭着你的想象,可以在其中找到繁华的城市、气势磅礴的舰队、美丽的孔雀、怒吼的雄狮……正因为如此,敦煌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图6)

  其实,敦煌更可敬的是这里的人们。他们不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低头,他们有埋头苦干、不等不靠的精神,把敦煌建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美丽城市。在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敦煌研究者抛却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埋头戈壁大漠的艰苦奋斗下,我国的敦煌学研究提升了对莫高窟保护和开发的水平。这一文化圣殿接待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讲解员耐心专业的讲解下,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敦煌文化的价值和精髓。敦煌能在短时间内准备好召开这样大规模的国际性盛会、迎接丝路沿线国家的贵宾,更体现了敦煌人作为东道主的责任与担当,20万敦煌人在全情投入、全心付出、全力以赴,期待办一个精彩、成功的文博盛会。

敦煌:借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再展新姿(图7)

  敦煌能举办这次盛会,自然离不开甘肃全省的支持与帮助,但也与敦煌这些年的迅速发展和文明进步分不开。党河滋养下的敦煌是一块富庶的绿洲,这里是甘肃优质瓜果、棉花、蔬菜的产地;这里有充足的阳光,是光热资源分布的一类地区,成为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光伏发电的示范基地、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在这里,以清洁能源、能源循环利用为优势产业的新型工业已超过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2015年,这个只有20万人的敦煌,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1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亿,是“十一五”末的4.5倍,财政收入突破1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1倍,旅游接待量达66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6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也比“十一五”末增长78%和85%,分别达到28000元和14200元。

  历史上,敦煌因丝绸之路而兴。今天,随着丝绸之路的复兴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敦煌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举办丝绸国际文化博览会,大大促进了敦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敦煌的发展,敦煌比以往更具魅力。相信来敦煌的客人会深切体会到文博会的影响力,更会为文博会场馆的气势所折服。在敦煌人们可以充分领略古丝绸之路的辉煌,欣赏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更能感受到敦煌人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