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新闻动态

成都会展业着眼大格局大发展

2016-09-18

 

     自2016年起,成都会展业进入新的节点。


  成都市贸促会、成都市博览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四川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全域成都理念编制会展业“十三五”规划,旨在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之都建设。


  促创新增效益


  按照成都会展业2016开年计划,在发挥会展“大事件”效应的前提下,加快实施创新创业行动,实现提质增效。据介绍,借鉴此前承办的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经验,为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提供创新性服务。计划明确,将首届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打造成“国际化、国家级、成都牌、永久性”的全球创新创业的年度盛会,助推成都成为国际知名的“创业之都”。

成都会展业着眼大格局大发展(图1)


  据了解,成都在这一轮会展业的发展计划中,要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在举办各类会展活动的创新思路下,拉长产业链条,支持会展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挥会展活动平台所具有的粘合力。


  根据成都市博览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支持三次产业的重点项目约111个。同时,将着重举办第16届西博会、第22届世航大会、第4届世界3D打印大会以及第4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展会和重大经贸类展会。


  “十三五”期间,成都博览局以全域成都理念谋发展,加强对区(市)县会展活动的指导。按照全域成都理念,鼓励各区(市)县结合自身特色和产业优势,按照“一区一节会”和精品化原则,举办各类品牌特色节庆活动,加强对区(市)县重点会展活动的指导,提升活动举办的专业化水平。


  在创新的同时,大力申办国际性、国家级、专业型展会项目落户成都,坚持会议、展览、节庆、赛事活动并举,通过与服务业、文化、娱乐、演艺、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会展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和互动发展的态势。


  推进国际化进程


  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归根结底体现为在世界城市分工和全球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而会展国际化既得益于城市国际化,也推动着城市国际化。


  为确立成都中西部会展名城的地位,成都市博览局在不断学习国际会展业发展理念和模式的


  基础上,支持促进会展业创新创业,加快融入国际会展领域,提升城市会展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先后与英国励展,德国科隆、法兰克福,新加坡新展等国际会展公司开展,全面合作。


  与此同时,成都市博览会优选境外展览项目,组织成都企业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汽车改装车及配件展、第28届莫斯科国际通信展、肯尼亚贸易周、中国四川商品(印度)展览会等境外展会活动。此外,重点帮助企业拓展非洲、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


  引导会展企业加快信息化升级,支持“互联网+展览”融合发展,以全国糖酒会、成都家具展、成都汽车展等为重点,深入推进互联网在会展领域的普及应用,升级展会客户管理、网络售票、会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专业观众预登记、会展服务商系统等,形成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和网上办展。


  成都市博览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下大力气加快推进中国会展之都建设,进一步理清全市会展业发展思路,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推进大型会展及配套设施建设,以“世界一流、时代之巅”的理念拓展国际高端会议相关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坚持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快会展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全面打造中国会展之都。


  “成都服务”升级


  近期,随着西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落成,成都市博览局提出将推进展馆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在建和新建五星级酒店增加会议设施,提高大型国际展会承载能力。


  在软件服务方面,完善《展会活动备案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展会活动备案的登记范围、场所要求、时间间隔、受理原则和监管手段,避免展会活动恶性竞争。完善大型展会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成都服务”层级,延伸服务领域和对象。


  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如专业展会办展办会流程和政务服务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一套在成都办展办会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助推会展国际化水平。发挥行业中介组织在标准制定、资质评定、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持续开展展览展示工程企业资质评定,逐步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展览服务体系和标准。


  4月,中国西部国际口腔展通过了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此认证的口腔行业展会,也是成都乃至四川省第一个通过UFI认证的展会,实现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