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新闻动态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海举办

2016-06-17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海举办(图1)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海举办(图2)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展出的“绿色、智能”理念引领的新产品。中国经济网记者沈则瑾摄

  中国经济网上海6月16日讯 (记者沈则瑾)连续3天举办的亚太地区专业、权威的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领域专业展2016(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和2016(第九届)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展览会今天落幕。

  截止2015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26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共计116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618公里。其中,地铁2658公里,占73.4%;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规模960公里,占比达26.6%。2015年度新增运营线路长度445公里,同比增加14%。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38亿人次,同比增加9.5%。表现出新增运营线路多、客流增长快、系统制式多样化的趋势。

  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683亿元(注:引用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5日发布数据),同比增加27%;在建线路总长4448公里(七种制式同时在建),可研批复投资累计26337亿元。截至目前,共有44个城市规划获批,新建、规划线路规模大、投资增长迅速,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城轨交通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良性发展的势头。

  2015年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速。中国南北车强强合并,加速领衔“中国制造出海”;高铁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大亮点,“一带一路”的战略蓝图也让世人耳目一新。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李克强总理将“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今年8项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明确提及了“一带一路”的关键词。在 “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中,加快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突破点,战略区域辐射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诸国,并延伸至东欧、北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中车获波士顿284辆地铁列车订单,大连机车8台高端火车头出口新西兰, 112节印度地铁车辆订单,90亿元巴基斯坦轨道交通项目,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中国轨交企业正在走向世界,捷报频传,而且正在从单纯卖产品向“输出产品+服务+技术+投资”的模式升级,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产业输出路径。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也在不断地寻求着创新和突破,为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品及技术的发布提供展示的平台,更好地推动轨交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届展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汇聚业内知名企业,展示完整产业链。2016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共吸引来自中国大陆、德国、法国、瑞典、瑞士、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的200多家企业参展。集中展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辆内饰及配件、通讯信号技术、牵引供电、基础设施建设等轨道交通产业链设备与产品。

  二、新产品、新技术全面亮相,传递行业发展新理念。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一直是行业内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平台,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本届展会向观众展现中国创造的实力。 七场聚焦行业热点,展望行业发展趋势的专业论坛也同期举行。